六艺学艺站

《瘗鹤铭》被历代书家推为“大字之祖”

镇江焦山的碑刻《瘗鹤铭》被历代书家推为“大字之祖”,古往今来一直是文人墨客“网红打卡点”


《瘗鹤铭》,大字楷书摩崖石刻,关于《瘗鹤铭》的年代和作者,后世众说纷纭,争论不休,有人说是东晋王羲之写的,也有人说是南朝陶弘景写的。内容是纪念一只死去的鹤。此铭刻字方圆并用,大小悬殊,字体浑穆高古,用笔奇峭飞逸。虽是楷书,却略带隶书和行书的意趣。线条凝重沉稳,笔画雄健飞舞,章法富于变化,萧散骏逸。


由于书法绝妙,被人镌刻在镇江焦山后山的岩石上,后被雷击而坠江中,到宋代淳熙年间才被人从江中捞起,仍在原处竖立起来,许多人前来观摩摹拓,成了远近闻名的文人墨客“网红打卡点”。他们在沿江二百多米的岩壁上,留下了许多访铭题刻。


比如公元1091年米芾参观焦册,仿《瘗鹤铭》写下了《米芾观山樵书》,苍古奇峭,斜崎挺拔,结体疏朗,拙朴遒迳。


公元1164年年,陆游任镇江通判时,偕友人踏雪参观《瘗鹤铭》,写下了《陆游踏雪观瘗鹤铭》,全文沉雄稳健,挺拔坚韧,是陆游传世书迹中不可多得的楷书精品之一。
可惜的是后来《瘗鹤铭》碑石几经沉浮,断裂损坏严重,所存字数已不多,现存于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。


《瘗鹤铭》运笔以圆笔中锋为主,用笔劲健,圆笔藏锋,体法从篆隶中变化而来。结体宽博舒展,上下相衔,如仙鹤低舞,仪态大方,飘然欲仙。碑文存字虽少而举止历落,气势宏逸,神态飞动,读之令人回味无穷,堪称书法杰作。北宋黄庭坚大字学《瘗鹤铭》,遒健而不俗。他认为“大字无过《瘗鹤铭》”、“其胜乃不可貌”,誉之为“大字之祖”;宋朝的曹士冕则推崇其“笔法之妙,书家冠冕”。


《瘗鹤铭》拓本及字帖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名,它的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,为隋唐以来楷书典范之一,被历代书家推为“大字之祖”。


分类

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