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yimu
-
董其昌善用墨,但和米芾《吴江舟中诗卷》相比,就当甘拜下风了
米芾《吴江舟中诗卷》,为米芾少见的大字行书真迹中的精品,是米芾晚年所写。此卷书法除了苏轼夸赞的“风樯阵马,沉着…
-
这些汉代墨迹,捺划为何如此夸张
这些汉代墨迹,对“捺”的用笔达到了夸张的地步。仔细观看,“捺”划特别醒目,遇“捺”则变粗,有的夸张得像松鼠尾巴…
-
薛绍彭竟然舍得用王羲之真迹换一块名墨
《晴和帖》是宋朝书法家薛绍彭致“大年太守”的一封信札,为行草书,又称《大年帖》。信中表示希望借观对方所藏名墨,…
-
赵孟頫《临十七帖》最得王羲之家法
赵孟頫曾说“昔人得古刻数行,专心而学之,便可名世。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,学之不已,何患不过人耶。”他晚年还在孜孜…
-
蔡襄说李邕的书法以《叶有道碑》为最佳
蔡襄说:“李书当以《叶有道碑》為最佳”,不过他看到的《叶有道碑》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不是一个版本。《叶有道碑》原石…
-
草圣张旭的《严仁墓志》显示出其楷书功夫的老到
《严仁墓志》出土于1992年,碑上的文字保存较为完好,全文共有21行,合计430字,刻于天宝元年,也就是公元7…
-
米芾说徐浩的字又肥又俗,有这么不堪吗?
徐浩书法在唐朝很有名,著名书法家李邕称赞他说:“徐季海书若春云之高,无梯可上,幽谷之深,无径可寻,开元以来无比…
-
与乾隆不同,赵孟頫的题跋是给原作增辉添彩的
赵孟頫一生阅帖无数,题跋也没少作,但他的题跋,个个俊秀飘逸,宛转流美,是能为原作增辉添彩的,这一点与乾隆皇帝所…
-
颜真卿《东方朔画赞》变王羲之小字为大字
苏东坡曾学颜真卿的《东方朔画赞》,并称赞说:“颜鲁公平生写碑,唯此碑为清雄。字间不失清远,其后见王右军本,乃知…
-
米芾说颜真卿行书可教,楷书俗气
米芾说颜真卿的楷书俗,但对其行书还是认可的,尤其是喜欢《争座位帖》,说其有篆籀之气,每一字的笔意都相关联,奇特…
-
解缙草书师法怀素,用笔迅疾精妙,笔墨奔放,放纵洒脱,开晚明狂草先河
明朝主持撰修《永乐大典》的解缙,在诗歌、书法、散文等方面也很有成就。他是明初书法名家,小楷精绝,行草更佳,尤其…
-
《敬使君碑》不同于其它魏碑,颇具君子之风
很喜欢《敬使君碑》,一般的魏碑方峻严整带有隶意,唯独此碑落笔结字篆意十足,书法古雅朴厚,字体扁而匀称,用笔精雅…
-
米芾草书《元日帖》代表了他草法的高度
米芾最擅长的是行书,草书作品相比而言较少,但其草书也有独特意韵,既具有古帖的许多特征,同时也具有其个人的书写特…
-
赵孟頫代表作《止斋记》行楷功力无法超越
《止斋记》,纸本行楷,赵孟頫55岁时所写,属于中晚年成熟作品,是他的行楷代表作之一。此帖楷书中带行书笔意,既有…
-
历代书法家晚年作品中,最服文徵明90岁所作大字行书《题宋高宗赐岳飞手敕》
文徵明晚年仿黄庭坚大字行书《题宋高宗赐岳飞手敕》,书、文俱佳,可谓“二绝” 文徵明中晚期的行草书,以二王、赵孟…
-
当乾隆皇帝的字遇到宋徽宗赵佶的字……..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
宋徽宗赵佶书法以自创的楷书瘦金体闻名,他的行书,和楷书相比,更多了一份气宇轩昂,他的绢本行书《恭事方丘敕》,全…
-
“扬州八怪”金农自创个性“漆书”
清朝书画家金农是“扬州八怪”中书法造诣最有成就的一位,擅长行书和隶书,五十岁以后大胆创新、自辟蹊径,独创一种融…
-
蔡襄行楷《蒙惠帖》
蔡襄行楷《蒙惠帖》,毫墨精妙、字态圆润,端劲高古,容德兼备 公元1052年,公谨太尉给蔡襄送花,蔡襄回信表示感…
-
唐代写经生中竟然有草书高手
唐人写经多为楷书,用草书的极为罕见。《唐人草书法华经玄赞卷》是一部用草书抄写的经卷,今草之中略带章草,有隋人《…
-
乾隆皇帝,字不咋样,流传最广
历代帝王中存世书迹最多的当属乾隆了,他学赵孟頫,得其圆熟妍媚,失其遒劲;得其法度,却疏于变化,点画圆润均匀,结…
-
宋代这些文人士大夫的信札如此相似,或许是有约定成俗的书写规范
宋代欧阳修、范仲淹、辛弃疾、曾巩、富弼等文人士大夫的信札有很多相似之处,不信看看欧阳修《灼艾帖》、范仲淹的《道…
-
隋朝《郭休墓志》风格独特,实属罕见
隋朝《郭休墓志》风格独特,独树一帜,柔媚多姿,隶篆相间,古朴典雅。隋朝书法是书法史上的一个过渡时期,各种书体杂…
-
米芾是公认的画家,流传下来的画迹却只有他晚年书法名帖《珊瑚帖》里的一个小插图
米芾是公认的北宋书法家、画家、书画理论家,书法作品流传下来很多,书画理论著作传下来的也不少,还独创被后世许多画…
-
图文并茂,是不是米芾首创?
米芾晚年作品《珊瑚帖》,写个字还配个插图。《珊瑚帖》是米芾晚年成熟时期的作品,被认为是米氏的”墨皇…
-
沈度的“台阁体”经典之作《敬斋箴册》
明清两代流行的台阁体过度追求精巧与雅致,笔墨缺少变化,的确是扼杀了书法自由创作的精神,但从另一方面来说,台阁体…
-
米芾晚年行草书《德忱帖》魏晋风味浓厚
米芾越老,书法中的魏晋风味越浓,笔法圆转隽逸,古典含蓄并带有篆籀气。行草书《德忱帖》是他晚年成熟期代表作之一,…
-
苏轼的《黄州寒食诗帖》上,“死蛇挂树”与“石压蛤蟆”相映成趣,珠联璧合,堪称双绝
苏轼的《黄州寒食诗帖》上,“死蛇挂树”与“石压蛤蟆”相映成趣,珠联璧合,堪称双绝 黄庭坚和苏轼亦师亦友,关系密…
-
这东晋的墓志,字太美了吧
东晋《王建之墓志》,不愧为东晋王氏家族墓志,字写得工整、漂亮,书体打眼一看是隶书,仔细再看又有楷书的特点,横画…
-
李白真迹这么珍贵,是因为字好,还是因为诗名
《上阳台帖》因为是李白的唯一墨宝,所以受到历代收藏家的珍爱, 宋徽宗赵佶得到后爱不释手,并亲自用他特有的瘦金体…
-
唐代抄经生国诠写的小楷《善见律》是唐人小楷的上乘之作,也是后人学习小楷的经典范本
唐代小楷作品《善见律》,全文四千四百多字,一笔不苟,整齐匀净,笔法精湛,保存完整,是少见的唐代纸本经书精品。…
-
明朝学黄庭坚最传神的是书画家沈周
沈周喜欢黄庭坚书法,尤其到了晚年,更倾心学黄庭坚的“长撇大捺”,喜欢用狼毫书写,线条锋利,笔力劲健,结构中宫收…
-
米芾贬张旭怀素的《论草书帖》,字真是美
米芾人品不咋样,说话又难听,但不得不说,字,真的是太好看了。他的草书《论草书帖》,比他的行书沉稳内敛,字写得肥…
-
北宋蔡襄的行书《自书诗卷》轻松洒脱、飘逸流畅,充分展示了蔡襄纯熟的书写功力
历代书法家们好的书法作品,大多不是刻意写出来的,比如北宋蔡襄的《自书诗卷》,抄录了自己1050年从福建到汴京的…
-
文彭的草书成就超过其父文徴明
看了文彭的书草书,感觉水平超过其父文徴明。文彭学书从钟繇和王羲之开始,后来又学怀素,到了晚年则全心学习孙过庭。…
-
董其昌《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》和原作差别太大
董其昌的《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》,与颜真卿原作差别太大,把原作楷、行、草各体混书改为大字行书。不过,虽然表面上差…
-
赵孟頫去世前一年写的名作《光福重建塔记》
赵孟頫去世前一年写的名作《光福重建塔记》,无一丝的老态病态,笔力一如既往的清劲圆润,体势端庄流丽,字姿优美潇洒…
-
米芾把唐代大书法家欧、虞、褚、柳、颜喷了个遍,唯独对裴休赞叹有加
米芾把唐代大书法家欧、虞、褚、柳、颜喷了个遍,唯独对裴休赞叹有加,说他:“裴休率意写碑,乃有真趣,不陷丑怪。”…
-
《颜勤礼碑》最能体现颜真卿楷法神韵
颜真卿的楷书碑帖中,最能体现他楷法神韵的应当是《颜勤礼碑》,因为《颜勤礼碑》出土晚,磨损少,不像西安碑林中其他…
-
王阳明不但是心学大师,思想家,他还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
王阳明不但是心学大师,思想家,他还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,明代书法家徐渭称王羲之是“以书掩其人”,王阳明则是“以人…
-
赵孟頫用六种字体写的《千字文》称得上传世名作
赵孟頫《六体千字文》,是将千字文用大篆(钟鼎文)、小篆、隶书、章草、楷书、草书六种书体书写,字体整齐匀称,明快…
-
集楷、行、草三种字体于一帖,颜真卿的这件书法作品个性十足、惊世骇俗!
《裴将军诗》是一件很有个性的书法作品,颜真卿写此帖时一改以往端庄稳健的写法,融合了三种字体:楷书,…
-
赵孟頫此帖,最得王羲之笔意
行书《国宾山长帖卷》是赵孟頫五十三岁时写给友人的一封信札,从信的内容来看,赵孟頫跟此位友人关系比较亲密,所以书…
-
董其昌首次提出晋人取韵,唐人重法,宋人沿意
书法史上第一次用韵、法、意三个概念划定晋、唐、宋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的人是董其昌。他说:“晋人书取韵,唐人书取法…
-
颜真卿《多宝塔碑》与《麻姑仙坛记》对比
和颜真卿四十四岁写的《多宝塔碑》相比,他六十三岁写的《麻姑仙坛记》更适合作颜体的临摹范本。该碑纯以笔法浑圆,字…
-
还以为是米芾写的,原来是董其昌临的
董其昌在鉴藏和书法方面与米芾爱好相似,所以喜欢米芾的字,受米芾影响也较大,他多次临写米芾的《天马赋》58岁时临…
-
赵雍在书法史上的地位,永远都是赵孟頫的儿子
大书法家的儿子这个位置比较尴尬,想靠书法水平出名不容易,有点名气也被人说是沾了父亲的光,而真实的书法水平往往被…
-
南唐后主李煜的字,个性不输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
帝王们的书法,最有个性的是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,排行第二的应该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“金错刀”了吧?《宣和画谱·李煜…
-
王羲之是书掩其人,王阳明是人掩其书
世人一提到王阳明,只知道他是心学大师,思想家,哲学家,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。难怪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称…
-
杜牧唯一传世书法真迹《张好好诗》字体姿媚,用笔劲健
杜牧以诗名世,字也不失书家法度,其唯一传世书法真迹《张好好诗》字体姿媚,用笔劲健,转折处如孙过庭《书谱》 《张…
-
黄庭坚对王羲之笔法的理解可谓透彻了
黄庭坚说“右军笔法如孟子道性善,庄周谈自然,纵说横说,无不如意,非复可以常理拘之。”意思是说,王羲之的笔法如同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