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yimu
-
苏轼和书法有关的诗《书林逋诗后》
吴侬生长湖山曲,呼吸湖光饮山渌。不论世外隐君子,佣儿贩妇皆冰玉。先生可是绝俗人,神清骨冷无由俗。我不识君曾梦见 […]
-
《瘗鹤铭》被历代书家推为“大字之祖”
镇江焦山的碑刻《瘗鹤铭》被历代书家推为“大字之祖”,古往今来一直是文人墨客“网红打卡点” 《瘗鹤铭》,大字楷书 […]
-
清代王澍《论书剩语》
清代王澍《论书剩语》王澍(1688-1743),王若林,字若霖、筠林、号虚舟,别号竹云,亦自署二泉寓客,晚号恭 […]
-
黄庭坚《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
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丘郎气如春景晴,风暄百果草木生。 眼如霜鹘齿玉冰,拥书环坐爱窗明。 松花泛砚摹真行,字身 […]
-
楷书鼻祖钟繇的书法成就及主要作品介绍
钟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,政治上一生建功无数,书法上更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。 他和东汉的张芝被人合称为 […]
-
康里巎巎《奉记帖》
明代蒙古族书法家康里巎巎在元、明代的书法的传承中,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他学书法极其用功,正书学虞世南、钟繇,行草 […]
-
杨凝式书法代表作品作之一《夏热帖
五代杨凝式随手写的这篇手札《夏热帖》,一共也就八行,现已残缺不全,能辨认的只有28字,但却极其珍贵。乾隆皇帝盖 […]
-
欧阳询最后的传世作品《虞恭公碑
| 《虞恭公温彦博碑》,也称《温彦博碑》, 此碑是欧阳询最晚的作品,书法平正清穆,气度雍容,法度森严,体方笔圆 […]
-
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墨本真迹《局事帖》
曾巩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、史学家,不以书法出名,但他唯一的传世墨迹《局事帖》,拍卖价格达到了1.8个亿。 该帖是 […]
-
学欧体临什么帖?学欧体楷书的范本是什么?
学欧体从欧阳询哪个字帖入手?这是众多初学欧体的人经常要问的问题。现把适合临摹学习的欧体毛笔楷书字帖整理如下:一 […]
-
王铎的楷书《延寿寺碑》
王铎的楷书《延寿寺碑》,又一次印证了苏轼的话:“真生行,行生草,真如立,行如行,草如走,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 […]
-
褚遂良楷书《倪宽赞》
褚遂良楷书《倪宽赞》,素笺乌丝栏墨迹卷。 卷末署名为“臣褚遂良书”,所以认为是褚遂良所写,南宋书画家赵孟坚在卷 […]
-
辛弃疾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《去国帖》
一直都很奇怪,同为宋朝著名词作家,辛弃疾比苏轼晚出生一百多年,为什么他流传下来的书法真迹只有一份,而苏轼流传至 […]
-
文徵明行草作品《杂咏诗卷》拍卖价八千多万
文徵明的这幅拍卖了八千多万的手卷《杂咏诗卷》,行草,水墨纸本,录自作诗十首,书写严谨,秀丽劲健,是他中晚年后书 […]
-
祝允明小楷《和陶饮酒诗廿首》古朴典雅,结构宽扁
小楷《和陶饮酒诗廿首》是明代书法家祝允明的楷书代表作之一,古朴典雅,结构宽扁,点画圆润,行笔短促,一看就是师法 […]
-
能与张旭和怀素的草书相提并论的高闲,书法有多厉害?
高闲,自幼出家,擅长草书,在唐朝书名显赫,《草书千字文》是其代表作,纸本真迹,已残缺,仅存二百四十三个字,现藏 […]
-
唐代无名书法家敬客写的楷书《王居士砖塔铭》是历代习楷的范本
唐代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,擅长写楷书的书家很多,知名的书法家众多,当然也产生了不少名不见经传的书法家,比如敬客 […]
-
颇受争议的小楷《瘗琴铭》
小楷《瘗琴铭》,清嘉庆初年出土于苏州一座古墓。用笔结体神似欧阳询,又具有褚遂良、薛稷的影子。点画有魏晋古意。《 […]
-
苏轼用大楷书写欧阳修散文《醉翁亭记》,飘逸潇洒,端庄敦厚,气势恢宏,无一笔松懈,无一字不缜密
《醉翁亭记》是欧阳修于1046年担任滁州太守时所写的一篇散文。1091年,王诏担任滁州知州,想为《醉 […]
-
黄庭坚《砥柱铭》是目前为止拍卖价格最高的书法作品
-
宋高宗赵构和他的的《草书洛神赋》
《草书洛神赋》是宋高宗赵构做太上皇以后写的,是其书法成熟期的作品,运笔沉着浑厚,流畅自如,显示出了其深厚的书法 […]
-
西晋著名书法家索靖的章草名帖《月仪帖》
章草名帖《月仪帖》,是西晋著名书法家索靖写的一本书信范文。内容是按月编写的供人写信时参考的文范。魏晋时期,士大 […]
-
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写的《温泉铭》碑刻拓本
《温泉铭》是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648年撰文并书写一块行书碑文,原石早已损毁,现存唐拓本残本五十行,发现于莫高窟 […]
-
颜真卿行书精品《争座位帖》
颜真卿《争座位帖》又称《论座帖》、《与郭仆射书》,写于公元764年,是一篇写给定襄郡王郭英乂的手稿。颜真卿在信 […]
-
唐代狂草僧人怀素的《圣母帖》
唐代狂草僧人怀素的《圣母帖》写于公元793年,是为东陵圣母所写,内容记述的是晋代杜、康二仙女福佑江淮百姓的故事 […]
-
被冠以“中华第一美帖”、“中华十大传世名帖”、“天下第八行书”的《蜀素帖》到底有多美
米芾的《蜀素帖》之所以被称为中华第一美帖,和其书写用的“蜀素生绢”有很大的关系。“蜀素”是北宋时蜀地生产的一种 […]
-
黄庭坚草书精品之一《诸上座帖》,一卷书法兼备行草二体,实属罕见
宋四家中,黄庭坚草书成就最高,而《诸上座帖》又是黄庭坚草书精品之一,是其晚作品代表作。黄庭坚草书学张旭和怀素, […]
-
赵孟頫写得最好的一卷《归去来辞》
据史料记载,赵孟頫一生写了数十篇陶渊明的《归去来辞》,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赵孟頫《归去来辞》只有三件,分别为上海 […]
-
中国现存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五件绝品名帖之一《出师颂》
故宫博物院以二千多万元购回的纸本章草书《出师颂》,作者没有署名,真正书写的年代也不详,经考证应为隋人所写。从唐 […]
-
清代于右任书法论述
我写字没有任何禁忌,执笔、展纸、坐法,一切顺乎自然……在动笔的时候,我决不因为迁就美观而违犯自然,因为自然本身 […]
-
清代 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》节选
清代 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》叙目 可著圣道,可发王制,可洞人理,可穷物变,则刻镂其精,冥䴙其形为之也。不劬于圣 […]
-
清代 朱和羹《临池心解》
学书须先明源流,次谙法度,次明传习之异同。源流者,书有十体、六体、五体之类,以及其所自始也;法度者,间架结 […]
-
清代 周星莲《临池管见》
上世结绳而治,自伏羲画八卦,而文字兴焉。故前人作字,谓之字画。画,分也,界限也。《尔雅·释丘》:“途出其右 […]
-
清代 刘熙载《艺概》节录
[评点]刘熙载(1813一1881),字伯简,号融斋,晚号窹崖子。江苏兴化人.道光二十四年〈1844〉进士,官 […]
-
清代包世臣《艺舟双楫》节录
述书[上] 乾隆己酉之岁,余年已十五,家无藏帖,习时俗应试书,十年,下笔尚不能平直,以书拙闻于乡里。族曾祖 […]
-
清代 杨守敬《学书迩言》
《书学迩言》 ○绪论 梁山舟答张芑堂书,谓学书有三要:天分第一,多见次之,多写又次之。此定论也。尝见博 […]
-
清代何绍基书法论述
跋陈叙斋藏赵文敏书千文 智师真草《千文》,草书分行比格,与真书齐同,故意近章草,而少参差超迈之趣。惟 […]
-
清代 阮元《南北书派论》[节录]
清代 阮元《南北书派论》[节录]南北书派论[节录] 书法迁变,流派混淆,非溯其源,曷返于古?盖由隶字变为正书、 […]
-
清代 钱泳《书学》
古来书碑者,在汉、魏必以隶书,在晋、宋、六朝必以真书,以行书而书碑者,始于唐太宗之《晋祠铭》,李北海继之。 余 […]
-
清代 朱履贞《书学捷要》[节录]
书有六要: 一气质。人禀天地之气,有今古之殊,而淳漓因之;有贵贱之分,而厚薄定焉。 二天资。有生而能之,有学而 […]
-
清代 梁巘 书论
承晋斋积闻录 执笔论- 书大字,笔锋须瘦硬。盖笔锋瘦硬,落纸时极力揉挫,沈着而不肥浊,否则肥浊矣。观东坡《罗池 […]
-
清代 宋曹 《书法约言》
书法约言 [注]《书法约言》中国清代书法理论著作。宋曹著。宋曹,字彬臣,一作邠臣,号射陵,自号耕海潜夫。大纵湖 […]
-
清代 笪重光《书筏》
笔之执使在横画,字之立体在竖画,气之舒展在撇捺,筋之融结在纽转,脉络之不断在丝牵,骨肉之调停在饱满,趣之呈露在 […]
-
清代冯班《钝吟书要》(节录)
书是君子之艺,程、朱亦不废。我于此有功,今为尽言之:先学间架,古人所谓结字也,间架既明,则学用笔。间架可看 […]
-
清代傅山书论
作字示儿孙 作字先作人,人奇字自古。纲常叛周孔,笔墨不可补。诚悬有至论,笔力不专主。一臂加五指,乾卦六爻睹。谁 […]
-
明代王铎论艺摘录
书法贵得古人结构。近观学书者,动效时流。古难今易,古深奥奇变,今嫩弱俗雅,易学故也。呜呼!诗与古文皆然, […]
-
徐渭书论
银钩虿尾凭人说,何曾得见前人法?王子独把一寸铁,鱼虫翎鬣才能活。有时掷刀向壁哦,鸪鸧引鵛呼鴐鹅。门前同学三 […]
-
明代赵宧光《寒山帚谈》
书法略小引(因帚谈中时或泛及成案,为评议故,并录此引于首简。) 书法者,小艺道路也。此道不明,视南成北。古今名 […]
-
明代祝允明《奴书订》《评书》
奴书订 觚管士有“书奴”之论,亦自昔兴,吾独不解此。艺家一道,庸讵缪执至是,人间事理,至处有二乎哉?为圆不 […]
-
明代董其昌《画禅室随笔》
《画禅室随笔》为杂记体的书画小品文,所论终于禅说,而发端于论书。卷一包括《论用笔》、《评法书》、《跋自书》 […]